
近期,來自美國OpenAI公司開發的ChatGPT以極高的人機交互水平,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了里程碑式的技術跨越,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焦點,也為我國數字化發展帶來新思考。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團隊中有9位華人成員,其中5人本科畢業于國內高校。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天娛數科副總經理賀晗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產業生態體系,并且今年兩會他將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建言。
賀晗認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并不完善,主要有三大短板:一是公共數據開放太少,產業數據共享太弱;二是開源體系建設仍處在起步階段,基礎薄弱;三是企業端智能算力成本高。“如果人工智能領域落后了,我國所力推的數字經濟也會打折扣,也會落伍,因為未來數字經濟拼的是智能,這一點應該引起重視。”賀晗表示。
為此,賀晗建議要加快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使用。從國家層面上,要因地制宜,加快構建國家層面公共數據開放體系,深入推動公共數據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有序共享和開發利用,釋放公共數據紅利。從市場層面上,要鼓勵市場主體探索和完善數據定價體系,用市場化的手段推動數據要素的流通交易,對于數據要素在流通、交易、應用等環節中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在守住法律底線的前提下,建立彈性包容、鼓勵創新的治理機制與市場環境。
在開源體系建設方面,賀晗則建議,要大力弘揚共建共創共享的開源文化,營造有利于開源發展的環境。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為開源生態建設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礎。通過規劃指引、揭榜掛帥、試點示范、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產業基金等方式,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企業圍繞開源社區運營、開源代碼托管平臺建設、開源數據集建設、開源項目孵化等關鍵點進行長期投入。
“此外,還要加快推動智能算力體系建設。”賀晗表示,要鼓勵相關企業圍繞訓練、推理等人工智能領域實際算力需求,建設專用行業云及融合賦能應用平臺,鼓勵推出算力共享、算力錯峰等新業務模式進一步降低算力成本,實現普惠包容算力。加快智能算力集群建設,引導新建數據中心打造智能算力中心,鼓勵引入國產化GPU、ASIC等異構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