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經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在“兩個毫不動搖”的基本方略下,這十年中國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特別體現在國家對民營企業的創新支持,和對精專特新企業的扶植上。很多企業在政策支持下獲得了發展的資金和場景,繁榮的場景和市場又催生了新的需求和應用,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創新空間。
堅持使命擔當 “新的一年,隨著更多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出臺,民營企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年代,中國經濟也一定會逆勢而上,實現光明、安全、平穩、健康的發展,并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做出更大貢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說。
周鴻祎連任全國政協委員,今年是他履職的第六年。他表示,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民營企業更應該主動將企業使命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積極發揮經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根據國家發展和市場需要調整戰略,不斷做深產業鏈、做寬“護城河”,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堅定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是360作為引領者在安全行業奮戰十余年的使命擔當。”周鴻祎說,以安全行業為例,從網絡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安全產業也隨之進入發展快車道。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安全公司,360始終“扎根中國,放眼世界”,在網絡戰成為大國對抗主流的當下,堅持在全球競爭中磨礪核心技術,堅持沖在網絡空間第一線,為數字中國建設保駕護航。
助力企業數字化 隨著產業數字化時代到來,數字化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加速融合將成為數字化的主旋律,這一趨勢在2023年將更加明顯,數實融合將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打開高質量發展之門的鑰匙。
周鴻祎介紹,站在實體經濟發展和國家數字化戰略發展全局角度,他判斷2023年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將成為發展重點。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選項。數字文明時代,大數據驅動業務,數據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石油和原動力。未來,一座城市一天產生的數據量可能大于“雙11”所產生的數據量,對企業來說,未來它掌握的數據資產就等于數字資產。我國目前也在加緊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隨著數據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周鴻祎認為,圍繞數據安全所產生的巨大市場也將推動數字安全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有超過4000多萬中小微企業,堪稱國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且很大部分屬于實體制造業。對國家發展而言,中小微企業穩則經濟穩、就業穩、預期穩。令人擔憂的是中小微企業正面臨著數字化掉隊的風險,處于“沒人、沒錢、沒技術、沒效果、沒保障”的五重困境之中。因此,能夠對中小微企業數字化產生最直接、最有效幫助的SaaS(軟件即服務)云服務將在2023年得到爆發。
參與生態構建 據介紹,從2022年開始,360就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新使命——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的共同富裕,消除數字鴻溝。
作為一家民營科技企業,360推出了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安全服務“企業安全云”以及SaaS商店,為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參與到中國SaaS生態構建中。如今,數字安全已成為中國數字化的底座。
“放眼全球,各國都在積極關注數字空間安全部署,加強戰略規劃。”周鴻祎說,接下來,360將持續聚焦“數字安全”,著力應對數字文明時代的新安全挑戰,通過建立起一套以“看見攻擊”為核心的數字安全能力體系和方法論,支撐國家破解“看不見”國家級網絡攻擊的“卡脖子”問題。同時,360還將堅持自主創新,支撐國家實現“急難關卡”數字安全核心技術突破,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深度參與國家科技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