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中央提出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來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達州市市長嚴衛東圍繞搶抓深化改革機遇,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現有的基礎優勢,在加快構建達州現代產業體系等方面接受了《中國企業報》記者的專訪。
嚴衛東表示,達州位于四川東部、川渝陜結合部,素有“巴人故里、紅色達州、中國氣都”的美譽,是四川農業大市、工業重鎮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推進高質量發展有眾多優勢可發揮,發展農業有基礎,發展工業有資源,發展服務業有區位。一是交通區位優越。達州地處成都、重慶、西安3個新一線城市輻射交匯中心地帶、中國陸地版圖圓心地帶,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四川省東出北上國際陸港樞紐。國家“八縱八橫”西渝高鐵和成達萬高鐵在此交匯,達州火車站是西南地區第4大火車站,達州金埡機場年客流量超過百萬。二是資源優勢明顯。達州天然氣、鋰鉀、能源、森林四大資源極其豐富,特別是天然氣、鋰鉀兩大資源均屬萬億級,普光氣田是全國三大氣田之一和國家“川氣東送”工程起點,擁有亞洲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同時,煤、鐵、錳、釩等礦產品類眾多、儲量豐富。三是政策機遇疊加。國省賦予了達州多重重大戰略使命,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等重大支持政策正在疊加兌現,極大提升了達州戰略地位,增強了加快發展預期。
嚴衛東強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達州將立足優勢、發揮優勢,在工作思路、方法和推進機制上探索創新,堅定不移大抓工業、重抓制造業,加快構建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實現“資源產出地”向“產業崛起地”躍升。大力實施“3+3”重點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加快形成能源化工、農產品加工、新材料3個千億級和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輕紡服飾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聚力攻堅重大產業項目和制造業招商,在已引進落地10個百億級項目基礎上,再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吸引各方資本看好達州、投資達州、集聚達州,推動主導產業從“龍頭帶動”到“鏈式發展”、從“點上突破”到“面上開花”集聚成勢。持續優化生產力布局,深入實施“雙園驅動”戰略,全力推動達州高新區、東部經開區向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挺進,推動各類園區突出特色、加快發展,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
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抓手,嚴衛東表示,達州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相應的探索和實踐。
新質生產力既是未來發展趨勢,更是欠發達地區“換道超車”的關鍵,嚴衛東強調,作為四川經濟大市和重點培育的省域經濟副中心,近年來,達州積極搶占新賽道、布局新產業,加快培育符合達州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一是以高水平數字經濟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數字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算力作為AI時代的主引擎,既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支撐。達州是全國最早提出發展數字經濟的西部內陸地區,積極搶抓“東數西算”機遇,成功擠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創新示范區,先后出臺系列規劃和城市內部數據中心建設、“算力+”產業發展10條等政策措施,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達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目前,已上線達州“城市大腦”,打通達州至成都、至重慶3毫秒數據傳輸直連網,建成集“超算12P+智算230P”于一體的萬達開先進計算中心(一期),算力規模全省第三,算法兼容適配性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數據共享開放水平排名全省前列,開放數據價值排名全省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年均增長20%以上。正是基于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礎,四川省將達州納入全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未來的達州將是一座智慧迸發、商機無限的數字之城。
二是以全方位改革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達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水平,建成萬達開技術創新中心等國省創新平臺,玄武巖纖維應用、高含硫氣田資源開發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不斷健全科技體制機制,全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難點,推行重大科研項目“揭榜制”,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了一大批優質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多方匯聚人才培養人才,設立“達州人才節”,發出招賢令,出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1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廣泛吸引各類優秀人才集聚達州、建設達州。
三是以便利化營商環境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良好營商環境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重要體現。達州全力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30條,建成“萬市興”服務平臺,創新推出項目全過程效率革命,加快建設零跑路、零重復、零證明“三零城市”,形成公平、誠信、包容的市場環境。同時,加強資源統籌調度,持續提升優惠服務,積極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領域積聚,凡是屬于新質生產力標準、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企業和項目,堅決“開綠燈”,讓企業和項目以最快速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