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由第一財經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聯合發起的第三屆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正式揭曉,24家在碳中和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分獲4大獎項。
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至今已發布三屆,本屆榜單以“由新者勝,至行者達”為主題,旨在激勵更多企業積極參與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共同促進綠色能源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碳中和生態建設獎旨在表彰在發展中全面落實雙碳目標價值觀,將責任基因植根于企業戰略,綜合表現優異的企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黃震在現場為碳中和生態建設獎獲獎企業頒獎。
綠色供應鏈管理獎旨在表彰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積極采取可持續管理舉措,在推動碳減排和實現綠色發展中表現優異的企業。第一財經常務副總經理杜堅在現場為綠色供應鏈管理獎獲獎企業頒獎。
節能減碳成效獎旨在表彰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在實踐中綜合表現優異的企業。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彭峰在現場為節能減碳成效獎獲獎企業頒獎。
綠色創新表現獎旨在表彰企業在碳中和領域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創新模式、標準引領等方面貢獻突出的企業。中國天氣碳中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蕊在現場為綠色創新表現獎獲獎企業頒獎。
頒獎典禮在2025“碳道3060”論壇期間舉行,該論壇是“2025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碳博會)”的平行論壇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學、長三角碳中和產學研聯盟和上海市能源研究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中遠海運集團院士服務中心、第一財經聯合承辦。
該論壇旨在搭建一個國內頂級的雙碳論壇,邀請兩院院士、知名專家、企業家等各界嘉賓,聚焦碳中和目標下能源變革,圍繞能源結構系統性重塑、能源技術革命性突破及全球氣候治理協同機制展開深度對話,探索 3060 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與發展思路助力我國雙碳事業發展和能源綠色轉型。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蔣興浩在致辭中表示,全球氣候治理進入關鍵十年,能源體系革命性的重塑已成大勢所趨,如何以科技為刃,以創新為籬,開辟綠色低碳轉型的新路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共同課題。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視為重要的使命,在雙碳領域我們通過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協同、政策引領、人才培育、國際合作六維聯動,服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做國家雙碳戰略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工作本部總經理辜忠東在致辭中提到,當前船用清潔能源的路徑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航運脫碳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此,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建議,推進航運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共筑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生態、共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共處國際規則的統一,凝聚各方力量才能帶動行業整體提升。
論壇的媒體承辦方代表,第一財經常務副總經理杜堅在致辭中認為,企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體力量。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從“要我減排”轉向“我要減排”,以綠色技術突破,搶占產業變革先機,以碳管理能力提升構筑新競爭力。作為國內領先的財經媒體,第一財經將服務國家戰略作為重要使命,并深刻認識到,實現“雙碳”目標不僅需要技術突破與產業轉型,更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共識與行動。媒體作為連接政府、企業與公眾的橋梁,肩負著傳播理念、解讀政策、挖掘案例、引導輿論的重要責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的演講主題是《碳中和與產業變革》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毅進行了主題為《我國全面綠色轉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演講
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孫宏斌在演講中介紹了《新型電力系統與能源互聯網》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梁希帶來主題演講《能源雙控到碳雙控轉變:機遇與挑戰》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合伙人、上海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研究生導師張立鈞的演講主題是《邁向雙碳:打造中國在水碳協同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黃震作為論壇主持人,同時也進行了主題為《碳中和目標下的再電氣化—概念、內涵與展望》的演講
在圓桌論壇環節,王毅、梁希、張立鈞與上海市科委新能源技術處處長趙一新、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副總經理呂彤軒圍繞本屆論壇主題展開討論,結合各自領域經驗進行了現場分享。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