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李寧自2018年開啟的成功是創造力的成功
市場流變中,強者擁有支點。
據時尚商業快訊,專業運動品牌李寧旗下的高端運動潮流支線中國李寧近日宣布推出“剏”(chuàng)設計師平臺,并開啟“剏”造新計劃。在過去六年中創造了文化現象的中國李寧,此次承上啟下的最新動作,不出意外地引發了行業和市場的廣泛關注。
中國李寧方面表示,“剏”字意為創新、創造,型取合并的“刃”,即剪裁和設計,其中蘊含“剏想、剏意、共剏”三層寓意。
“剏”設計師平臺首季選擇與設計師丁潔、設計師時裝品牌上秀蕙和KEH FORME進行合作,以中國李寧現有產品系列為基礎,在“東方美學”這個命題作文下,從運動視角出發用設計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多層次理解。
今年首發三組產品在規模上保持克制,反而使得所傳遞的信息更加明確。
中國李寧產品總經理徐衍方表示,希望通過“剏”設計師平臺集結全球華人青年創意力量,以向世界展現東方美學為核心,挖掘和支持新星設計師,助力從“創意”到“創造”的轉化和應用。
李寧通過“剏”設計師平臺集結全球華人青年創意力量
不難看出兩個側重點,其一是堅持東方美學和中國文化元素,其二是聚焦從“創意”到“創造”的商業化。
在設計師的選擇上,“剏”設計師平臺一反市場流行的唯流量主義,三名設計師都與中國文化和東方美學有關。丁潔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首席設計師,本次她以中國李寧重燃系列為藍本,將壯族傳統紋樣和現代運動服飾融合,展現對民族文化的創新性演繹。長期深耕中國傳統技藝的上秀蕙,提煉和解構佛山民間傳說及中國傳統紋樣,運用于中國李寧功夫系列,呈現了精致的中式細節。KEH FORME從中國古典建筑中汲取靈感,以中國李寧 Vital 系列為基礎,將古典美學、年輕人眼下喜愛的90年代復古和現代運動糅合一體。
從平面紋樣,到工藝,再到廓形和造型,中國文化的時裝化演繹存在多樣的解答。中國李寧支持設計新星們大膽試驗,最終是幫助其自身打開更多邊界。在“ 中國李寧”四字中,中國文化顯然是這個運動潮流支線的重要支點。
任何有益于豐富其理解的創意力量都將被涵蓋在該計劃中。據悉,未來剏設計師平臺劃將匯聚多元開放的新銳創造者,不止設計師,也面向運動員、藝術家、音樂人、攝影師等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創意人士開放。這也使得新計劃同時呼應了李寧品牌今年夏天提出的號召,即“以我為名”,鼓勵“敢于想象,不懈追求,贏得突破,創造屬于你的精彩”。
因此這個新平臺承載的力量實際上超出了中國李寧自身的計劃,還被投射了來自李寧主品牌和行業的期許。
從平面紋樣到廓形和造型,中國文化的時裝化演繹存在多樣的解答
從中國李寧“剏”設計師平臺本次選擇的合作伙伴晨風時尚創意產業園,可看出該設計師平臺的分量。晨風時尚創意產業園由花橋經濟開發區和晨風集團聯合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等共建,致力于打造以研發經濟創新為核心的時尚創意園區,已入駐近150家時尚企業和機構。
過去十年中眾多行業類平臺涌現,但此次由國內頭部專業運動品牌與國內服飾供應鏈龍頭企業、行業組織、學術高校、中小時尚企業合作,串聯了運動和時尚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機制,為市場罕見。
另一方面,在從“創意”到“創造”的商業化實現上,此次“剏”造新計劃的推出實際上是對中國李寧過往成功經驗的一次階段性總結。
2018年,中國李寧系列產品首次亮相紐約時裝周,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代表。從2018年紐約時裝周的“悟道”、2020年巴黎時裝周的乒乓俱樂部,到2021年以數字人形象展現“運動的藝術”,再到2023年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自有天地”,中國李寧短短六年的發展時間里,有諸多高光時刻。
與此同時,過去六年中,運動和時尚市場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在動蕩中回望,我們仍然可以清晰無誤地確認,中國李寧自2018年開啟的成功是創造力的成功。
對運動內涵的理解力、對中國文化的演繹和應用能力、引領運動潮流風尚的能力,加上李寧品牌扎實的供應鏈和商業化能力,讓中國李寧作為李寧旗下的高端運動潮流支線,積累了將運動潮流轉化為規模化生意的連續性經驗。
換言之,國內規模化商業品牌常常難以擺脫路徑依賴做原創時尚,而獨立時裝品牌短時間內難及如此規模,恰逢運動市場和消費力繁榮的市場周期,中國李寧成為了市場時勢與企業能動性交互下的一個不可復制案例。
另一方面,從李寧品牌從1990年創立到2018年中國李寧系列的橫空出世,李寧品牌沉淀了可保障持續創造力的基礎設施和文化。早在1998年于佛山成立產品設計開發中心,成為國內最早創建獨立設計開發中心的中國運動品牌。2004年和2012年,李寧分別成立中國香港設計研發中心和韓國設計研發中心。如今,李寧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多地均有設計團隊和職能,公司在制度和文化上為創意的誕生積累了土壤。
這些積累賦予了李寧品牌以及旗下的中國李寧,繼續大力倡導創造力的獨特資本和底氣。
“剏”造新計劃的推出是對中國李寧過往成功經驗的階段性總結
然而在從“創新”向“創造”進行轉化的實踐過程中,很多品牌都面臨復雜的現實問題。
對中國李寧而言,過去幾年間,市場對該產品系列存在對其時尚化創造可能稀釋李寧專業運動品牌基因的擔憂。這種擔憂本質上來自于對專業運動和時尚潮流關系的不同看法。一些觀點將運動和時尚視為一個坐標軸上的兩個極端,由于市場對于二者之間的平衡點無法統一看法,那么產品的呈現總是會獲得不一致的評價,有人認為太運動,有人則認為太時尚。
問題在于,專業運動和時尚潮流的關系從來并非在一個坐標軸上,并非此消彼長的“零和游戲”。
當品牌試圖在運動和時尚之間尋找平衡點的時候,它已經陷入了思維誤區。品牌需要在明確自身主要支點的同時,給予創造力大量的實驗空間。
“李寧品牌的運動基因是中國李寧的內核,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持續探尋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探索創新的潮流表達形式,將運動精神透過創新設計傳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李寧產品總經理徐衍方表示。
可以看出,運動仍然是中國李寧的出發點,而中國文化和時尚潮流身處外圈對品牌輸入養分,它們共同成為品牌龐大的靈感庫。至于這個主張下具體產品表現的成熟度,則取決于每一個產品和系列的實操經驗,以及由此發展出的直覺。
縱觀中國李寧近期的系列產品,可以看到眾多不同實驗成果,例如近日推出的紅雙喜聯名鞋款,源于國民運動乒乓靈感的千禧風格復古鞋型,以?科技加持,將潮流設計語言賦能的乒乓文化帶回街頭。而與成龍聯名推出的功夫系列產品,自2020年以來,持續將特定運動類型與中式傳統美學進行了結合。
從上述諸多實踐來看,中國李寧實際上是李寧對其中國品牌身份和運動基因下,更集中展示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場域,這也是這條產品線在經歷在高關注度、高話題度之下的探索后,站在六年這個承上啟下的時期,日益明確的自我定位。
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在今年3月業績交流會上層表示,“對中國李寧產品線的定位,是思考它作為一個產品線如何去服務于李寧大品牌,相信作為李寧旗下的重要資產和核心IP,中國李寧能做的不只是產品線的升級,也有機會對整個李寧品牌帶來更大的推動。”
徐衍方也明確表示,“中國李寧是李寧品牌在運動潮流領域可延展、可持續發展的具象化體現。中國文化、東方美學通過與商業融合和平衡,得以傳承和延續,這不僅僅是中國潮流運動市場發展的范式,也是李寧品牌的差異化能力和態度。”
這種能力和態度,實際上已經體現在眾多細節之處,逐步形成連續性和一致性。從李寧“?”科技到“弜”科技的命名,再到中國李寧“剏”設計師平臺,用生僻字做傳播通常被視為更吃力的方式,但是借助品牌影響力挖掘和傳播中國文字,是品牌差異化能力的體現,暗示著李寧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日益精細,對品牌身份的表達也愈發自信。
要成為橋梁的前提是自身內容和經驗足夠豐富。從審美元素、工藝、地域文化到精神靈感,6年來中國李寧從運動視角出發,從中國文化中源源不斷地吸收養分。而此次“剏”設計師平臺,也是中國李寧對自身創意創造能力進行加持、拓展的新途徑。
先達到為我所用,再反哺市場。
在時尚消費市場疲軟、時裝設計師品牌面臨阻力的節點,中國李寧集結全球華人青年創意力量,挖掘和支持新星設計師及創造者,給市場注入了及時的信心。
無論是中國難以計數的新興潮流品牌,還是時裝設計師品牌,當下都在復雜的全球宏觀環境下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在迷茫的探索中,越來越多創作者已經意識到,品牌始終繞不開文化本身。無論是全人類的運動文化還是中國文化,是長期傳統文化還是周期性的潮流,品牌都需要從宏大的文化生態中吸收養分和實現借力,才能在持續動蕩的市場中擺脫懸浮的空心狀態,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要以文化為支點,也要以彼此為支點,擺脫各自奮戰的狀態,才能成勢以對抗外部劇變。事實上,這正是李寧更長遠的打算。
只有幫助更多全球華人新興設計、創意力量形成更猛烈的集體勢頭,才能抬升中國設計和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進而推動李寧實現其成為源自中國并被世界認可的、具有時尚性的國際一流專業運動品牌的長期愿景。
時勢和個體互相成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