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機構對于上市公司調研愈發密集。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11月以來券商、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已對約1000家上市公司展開調研,合計調研1521家次,與上月同期相比明顯增加。10月1日至15日,受假期等因素影響,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家數僅有240家,合計調研301家次。而10月全月,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總數也僅有1174家。
就行業而言,在所有獲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分別為140家、138家和90家。除此之外,電力設備、計算機、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也超過了70家。而從調研機構數量居前的上市公司來看,多屬于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
具體來看,宏發股份、盛美上海、廣鋼氣體、宏華數科、奧來德等8家A股上市公司獲調研機構家數居前,均在百家以上。其中,繼電器行業龍頭企業宏發股份共獲得174家機構調研,數量位居各上市公司第一。緊隨其后的為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盛美上海,11月以來共獲得125家機構調研。
從調研內容來看,機構關注的重點集中在上市公司各項主營業務上。例如,對于繼電器產品業務情況,宏發股份表示,國內安防、家電領域需求有所恢復,但總體略低于預期,信號繼電器累計出貨略有下降。而對于新能源“風、光、儲”逆變器產品配套產品業務情況,宏發股份則稱,相關產品需求持續穩定增長,公司相關產品具備全面領先優勢,為國內外主流的逆變器企業提供技術、質量領先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穩固。
在盛美上海的調研中,機構問及PECVD設備、電鍍產品的進展等情況。據公司介紹,其PECVD設備團隊正在與客戶進行積極合作,目前在軟硬件改進方面均取得進步。在PECVD設備上公司走了一條差異化技術路線,具有自己的專利IP,后續一旦完全克服困難完成驗證開發,差異化技術將帶來巨大的產出。
值得注意的是,被多家機構“扎堆”調研的熱門公司,近段時間均具有較好的市場表現。例如,在11月以來調研機構數量居前的十家公司中,除盛美上海外,其余上市公司11月以來的漲幅均為正,部分公司表現尤為亮眼,如奧來德11月以來累計漲幅逾30%,目前已獲111家公司調研;云從科技-UW11月以來累計漲幅超過50%,目前共獲99家機構調研;步科股份11月以來漲超15%,共獲95家機構調研。
在調研機構類型方面,券商在11月以來的表現中明顯更為積極。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記者發稿,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月內分別調研150次、121次,位列各類型機構前兩名。此外,中泰證券、中金公司、天風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機構也同樣位居前列。11月以來調研次數排名居前的機構中,僅有華夏基金、招商基金2家基金公司,其余均為證券公司。
中信建投表示,前兩周成長反彈行情背后的本質是國內經濟預期企穩、海外美債超預期下行環境下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行至當下,隨著美債收益率反彈并回歸高位震蕩態勢,科技成長行情或將迎來分化。其中,仍處產業周期向上階段的細分品類預計仍將維持強勢,主要包括電子、智能車、醫藥等。
“展望后市,歲末年初看多的方向不變。”申萬宏源表示,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靜觀其變。若美債收益率下行,看好出口鏈先進制造和核心消費等資產。同時,四季度是醫藥行情阻力較小的窗口。□記者 羅逸姝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