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博聯合妙盈科技、極星汽車發布《2023中歐貿易主要行業ESG發展洞察白皮書》
2023年11月6日,上海——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之際,雙方經貿往來全面恢復,并在綠色經濟、數字化等新興領域達成新的共識和成果。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核心要義的ESG,一直以來都是中歐合作的關鍵議題。為幫助中歐企業更好了解全球ESG發展前沿,推動ESG創新實踐,在上海正在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全球管理咨詢和技術服務公司畢博攜手妙盈科技、極星汽車聯合推出《2023中歐貿易主要行業ESG發展洞察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2023中歐貿易主要行業ESG發展洞察白皮書》發布儀式
白皮書深入中歐貿易的五大支柱行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電子設備、化學制品、機械設備和消費品制造業,分析了3000家中歐企業的ESG表現,并聚焦汽車行業,幫助中歐企業快速全面了解中歐雙方的ESG政策要求和發展趨勢,以在日趨嚴格的ESG監管下實現可持續的國際化發展。
“深入了解并遵從中歐雙方的 ESG 政策要求和發展趨勢,將有助于中歐企業更好地提升 ESG 表現,獲得當地政府、資本市場和消費者等相關方的認可,進而實現更廣泛的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碑叢┲袊鴧^總裁葉天德表示,“作為聯結歐洲經驗和中國本土實踐的橋梁,畢博始終站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沿,與客戶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在白皮書中,我們從多個維度洞悉中歐貿易關鍵行業的ESG表現,并試圖厘清企業特征與ESG績效之間的關聯。同時分享了汽車行業中優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案例,為中歐企業制定ESG策略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實操性的參考。”
ESG持續升溫,中歐企業推動ESG向實發展
ESG不僅是長期主義的代表,更孕育著未來的經濟形態。畢博看到,全球的投資者正在趨向于投資重視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的企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可持續投資規模已達到35.3萬億,預計到2025年,ESG全球投資規模將超50萬億,占全球資產投資總量的三分之一?!皵U容”的投資規模不僅凸顯出投資者對于可持續投資的重視,同時也意味著資本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度的轉型。此外,中歐兩地的ESG政策監管日益嚴格,中歐進出口企業未來的競爭將不再局限于產品質量或價格,企業的ESG表現也舉足輕重。
如今,ESG的全球發展早已邁過“從0到1”的觀念普及階段,如何緊抓ESG的核心概念——碳,做實ESG,成為企業的“必答題”。白皮書調研發現,中歐企業已逐步把ESG理念融入公司層面戰略規劃中,以滿足公司的長遠發展的需求。同時,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工具的創新與推廣,更高效、更智能、更精準的掌握自身及供應鏈各層級的ESG表現,確保整個價值鏈的綠色與可持續。
當前的中歐經貿合作規模越來越大、水平越來越高,隨著歐盟綠色新政浪潮和中國“雙碳”目標的穩步向前推進,中歐雙方在經貿往來中,ESG正在經歷從初級到成熟的轉變,影響中歐進出口結構的迅速演變,展現出鮮明的創新和綠色特征。畢博鼓勵中歐企業積極響應目標市場的ESG政策,挖掘其中的市場機遇,并更加注重綠色環保和數字化轉型,推動ESG向實,實現中歐貿易的可持續繁榮共贏。
ESG表現行業差異明顯,與企業關鍵特征有強關聯
行業有別的生產過程,帶來的廢棄物、污染防治和氣候影響,導致ESG績效表現的行業差異明顯。在披露ESG信息的中國企業中,ESG整體表現非常突出的企業占少數,70%左右的企業ESG評分分布在20分至60分之間。行業之間的ESG績效表現差異較大,消費品制造行業企業ESG評分中位數為54分,整體表現最優,而電子設備制造行業企業的ESG評分中位數僅為32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歐盟企業ESG起步較早,各行業ESG發展均較為成熟,整體表現均衡,比較而言,化學制造行業、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相對更優。
中國各行業企業ESG評分中位數匯總(數據來源:妙盈科技,畢博梳理)
歐盟各行業企業ESG評分中位數匯總(數據來源:畢博從公開渠道搜集整理)
此外,ESG起源于企業的社會責任,其本質上還是企業的非財務績效表現,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作為支撐,因此收入越高、員工規模越大的企業,或市值越高的企業,更有可能在ESG方面表現優秀。中國汽車及零部件、電子設備、化學制品和消費品行業的企業市值均與ESG評分有一定的正相關性,而歐盟的企業只有機械設備制造、化學制造企業的收入表現出與ESG的正相關性。白皮書認為,收入和市值高的企業,有足夠實力進行ESG管理,也看重ESG信心披露及其帶來的聲譽影響。企業提升ESG表現,尤其是環境評分,將有助于提升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中國各行業企業市值與ESG評分相關性對比(數據來源:妙盈科技,畢博梳理)
*相關性數值大于0代表正相關性,數值越接近1代表越強的正相關性。
總體而言,中歐企業社會評分和治理評分一般都高于環境評分,若企業希望在ESG綜合評分上實現較大的提升,碳排放管理、環境治理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企業關注的重點。
新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中歐車企需亮出“十八般武藝”
汽車產業是全球產值最高的重要產業之一,輻射范圍廣泛,同步帶來諸多ESG管理難題。白皮書顯示,2022年全球交通領域碳排放量已占據全行業的五分之一。過去三十年間,中國的交通碳排放量已經從9400萬噸飆升到9.60億噸,增長幅度超10倍。其中,僅道路運輸碳排放總量就占據整個交通領域的80%左右。降低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了全球汽車制造商共同的責任和挑戰。
交通行業碳排放兩分布情況(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Statista)
面對巨大的環境壓力,全球各大車企競相轉型,新能源汽車作為助力碳中和發展的重要一環廣受關注。從政策和制度層面,中歐雙方都制定了明確的新能源發展目標推進時間表,歐盟發布2035“禁燃令”,中國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在電動汽車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邁向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引領”的新紀元。汽車市場層面,全球性的政策導向促使汽車品牌積極響應。中歐領軍汽車企業紛紛公布其碳中和時間表與新能源轉型計劃,將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回到企業的ESG管理實踐,對于中國汽車品牌出海歐洲而言,依然存在諸多難題,尤其是氣候進出口政策、跨境信息安全及數據保護、品牌認知度尚待提升,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品牌海外發展的三大瓶頸。面對這類挑戰,白皮書建議中國車企積極應對各種合規要求,降低潛在風險,為產品的市場準入鋪平道路,同時加強與歐盟市場的互動與合作,提升知名度和品牌聲譽。歐洲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也不輕松,在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占據領先身位的背景下,歐洲車企要“大象轉身”,在遵守中國對于信息安全及隱私保護的監管要求的同時,要不斷進行產品設計的迭代更新,才能贏得中國消費者。白皮書鼓勵歐洲車企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與中國的本地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緊密合作,通過調整產品策略和加強技術研發,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長期主義戰略,并持續在綠色環保的前沿探索和實踐,才能推動行業碳中和目標的真正實現。白皮書分享了對全球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極星汽車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案例研究。極星汽車自創立之初就把低碳減排的環保理念深深根植于品牌基因,借助開創性的“Polestar極星零碳計劃”,將減碳行動深入汽車生產、交付、報廢的全生命周期,并攜手產業鏈上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碳中和的目標,成為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之星。
綠色變革,未來已來。企業提前布局ESG管理,將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拔得頭籌。畢博中國汽車與工業制造、消費與零售行業負責人張小慶表示:“畢博作為一家兼具全球視野和本地實踐的管理咨詢公司,對企業ESG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有著專業洞察和深厚的經驗積累,這將有效幫助中歐企業破解綠色轉型難題,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揚帆遠航。”
關于畢博
畢博是一家獨立的管理與技術咨詢公司,植根于歐洲,業務遍及全球。畢博全球聚焦三大業務板塊:咨詢、產品及資本。我們提供聚焦關鍵業務領域的管理咨詢服務,擁有獨立IP的數字化資產、產品以及關鍵業務流程托管服務,同時提供并購與交易服務。
畢博的客戶涵蓋眾多世界領先的企業與機構。公司擁有超過10,000人的全球咨詢網絡,為來自7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支持,攜手客戶成就可持續的卓越成效。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畢博將亞太區總部設立于上海,業務輻射亞太多個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和泰國等。在中國,畢博專注于汽車與工業制造、消費品與零售、金融與保險及生命科學四大行業,服務于布局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及走進中國的歐洲企業,幫助他們滿足在轉型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復雜需求,打造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