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進園區’,是‘十四五’時期湖南推動智能制造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我們預計將舉行不少于4場進園區活動,組織省內優秀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金融機構,為不低于40家中小企業提供免費、深度的問題診斷、方案設計、金融支撐等各項服務。”4月20日,由湖南省工信廳主辦,株洲市工信局、湖南省智能制造協會承辦的“智能制造進園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湖南省工信廳副廳長彭濤說。
近年來,湖南省著力建設制造強省,將智能制造賦能工程列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八大工程之一,大力推進智能制造賦能工程實施。截至目前,湖南先后有中車株機轉向架智能制造項目等27個項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有三一集團等16個企業列入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獲批專項數量與試點示范項目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形成了智能制造的“湖南模式”。
為進一步助力智能制造發展,湖南省正在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十四五”規劃、智能制造賦能工程實施方案和相關支持政策,加大項目支持力度,加強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同時,也著力培育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開發一批適應智能制造需求的智能裝備和工業互聯網平臺,進一步培育、營造生態,加強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
專家將分為兩個專業組,為株洲市硬質合金、陶瓷等優勢特色產業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設計與診斷。同時,針對諸多中小企業因資金短缺等因素制約,而導致的智能化改造動力不足難題,以招商銀行長沙分行、長沙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積極開發了智能制造金融產品,將同步送入園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