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30日電(鮑夢妮)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各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作為經濟大省浙江的省會,杭州當下正全力推動產業格局向“新”出發,其中,讓傳統制造業“抽新芽”成為重要方向。
本月,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春風動力”)位于嘉興的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此前,該企業已在泰國、墨西哥以及國內的杭州、重慶、株洲等地完成生產端布局。
這家總部位于杭州臨平區的企業,在三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實現了從摩托車配件到發動機核心部件,再到全球化整車生產的迭代和蛻變。“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幫助我們實現了制造智能、管理智能、供應鏈智能、產品智能及產業生態智能的轉型升級。”春風動力公共事務部部長朱紅芬坦言。
其舉例,該企業依托工業物聯網、智能建模、大數據挖掘及分析等關鍵技術,新開發了一套支持集團化多基地管理的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將于近期上線運營。
春風動力的“上新”之路,正是“傳統制造業大區”臨平從制造向“智”造轉變的寫照。包括春風動力在內的省級“未來工廠”,臨平共有5家,數量領跑浙江。
在關注新技術應用的同時,如何將傳統制造業聚集的現狀轉為新優勢,是杭州諸多區縣共同面臨的課題。
近期,在蕭山區膜材料小鎮,科百特C11半導體超純水脫氣膜項目正快馬加鞭趕進度。立足新材料產業本底優勢,蕭山自紡織材料迭代升級,如今在“鏈主”企業科百特的帶動下,該區的新材料產業進入了集聚快車道。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搞原有產業的簡單退出、另起爐灶,而是在原有產業的基礎優勢上深化迭代、整合發展,打造更多具有辨識度和引領力的產業集群。”蕭山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傳統制造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絕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期主義”的科研投入。
本月,國產商用飛機C919亮相2024年新加坡航空展的飛行預演,浙江西子勢必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子航空”)又一次步入眾人的視野。15年前,西子航空中標C919項目,成為該項目9家機體結構供應商中唯一的民營企業,主要負責生產制造科技含量較高的應急發電機艙門和輔助動力裝置門。
十多年來,該企業累計投入十多億元用于研發。目光再向前看,立業四十余年,西子航空完成了從制造農機配件到飛機部件跨越。這也是西子航空所在地錢塘區注重科研力量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縮影。
據了解,作為浙江省航空航天“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所在地,錢塘依托浙江大學航空制造高端裝備研究中心、浙江省飛機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為航空航天產業走上“快車道”提供科研支撐。
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實施制造業煥新跨越行動,積極推進工業“智轉數改”,培育省級“未來工廠”試點企業2家,重點細分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255家,新增百億元以上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16個,并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800億元。
又是一年春歸時。但關注著新技術應用、產業集群式發展、長期科研投入的杭州,“抽新芽”之勢不止于一時的“春風里”。(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