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慢性病、疑難病,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踐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文件精神,幫助中老年人樹立正確的慢性病、疑難病預防治療理念,打破信息壁壘,鼓勵中老年人將自身作為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夯實科學養生理念。
2024 年 8 月 28 日,“用中醫養生,用中藥治病,慢性病疑難病康復行動進萬家工程” 會議組,在沈陽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部進行深入研討學習,并與 “中國大健康教育培訓行業十大經濟新聞人物”“全國慢性病心腦血管行業先進工作者”“中國中老年慢性病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周子莜女士展開座談會,進行深入交流。
在周子莜女士的帶領和介紹下,會議組參觀并了解了沈陽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致情況,包括 “踐行全心全意為全國人民的健康宗旨,就要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的身體放在第一位” 的公司理念,參觀了目前已經推出的產品以及經過中醫藥學理論研發完成即將問世的成果。周子莜女士重點介紹了沈陽同仁堂為打造屬于中國、懷揣健康中國夢的四項精神:筑夢、追夢、圓夢、強夢。
座談會中,周子莜女士談到,在生命的長河中,慢性病如同一股暗流,悄然侵蝕著人們的健康。它雖不像急性病癥那般來勢洶洶,卻以持久的糾纏和困擾,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然而,在與慢性病的這場漫長戰斗中,必須有人挺身而出。他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專業精湛的醫術,成為慢性病防治領域的先鋒,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為慢性病患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當會議組問及周子莜女士如何面對慢性病帶來的困難時,她說道,慢性病的危害不容小覷。它不僅會損害患者的身體器官,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還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許多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定期檢查,甚至需要專人照顧,這無疑給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此外,慢性病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周子莜女士將自身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放在心中,追求為人民的健康奮斗,每當想到這些,她便無懼那些所謂的困難。
周子莜,原名周杰,1982 年出生于黑龍江省綏化市。在那滿是老舊煙囪林立的地方,她親眼見證了太多因慢性病而痛苦不堪的長輩。2010 年畢業于西南大學的她,加入了沈陽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為公司總經理的她依舊不忘初心。
隨后,周子莜的名聲在中醫藥慢性病防治的圈子中越來越響,先后榮獲 “用中醫養生、用中藥治病、慢性病疑難病康復行動進萬家工程宣傳大使”“中國大健康教育培訓行業十大經濟新聞人物”“全國慢性病心腦血管行業先進工作者”“中國中老年慢性病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等多項業界個人榮譽。
最后,周女士祝愿會議組成員,希望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現代醫療技術與傳統中醫相結合,從線上數字化賦能的角度展現新時代中醫面貌,促進更多以中醫藥為核心的企業發展,并歡迎會議組成員下次再來調研觀光。
通過上午的調研和座談會,會議組成員收獲頗豐。他們認識到周杰女士在慢性病防治方面事跡感人至深,她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們應該向她學習,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患有慢性病疑難病時,應該尊重醫生和護士,積極配合治療,共同戰勝慢性病。我們應該向慢性病的志愿者學習,發揚奉獻精神,關心和幫助慢性病患者,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應該向普通患者學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勇敢地戰勝病魔。
總之,在慢性病防治事業中,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什么是堅持。他們是黑暗中的明燈,為慢性病患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共同為慢性病防治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