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五環境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發起“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旨在用藝術共創的方式,邀請公眾參與空氣與氣候行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近40位明星、環境領域專家、各領域意見領袖、國內30多家公益環保機構以及文化品牌聯合發聲,呼吁共同關注空氣質量與氣候變化,鼓勵公眾踐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環保低碳行動,讓“看天觀云”真正成為大家安心暢快、呼吸共融的生活場景。

應對空氣、氣候挑戰,藝術助力行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顯示,到2050年,環境危機和氣候變化每年或導致多達2億人流離失所。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田成川主任說:“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問題同根同源,源于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應對空氣與氣候挑戰,每一個個體的力量都不容忽視。”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發起“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以期喚起公眾對空氣和氣候的關注和了解,踐行環保低碳行動,從而減少空氣污染、減緩氣候變化。項目于六五環境日正式啟動,一直延續至9月7日的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分為公眾藍天故事照征集期、藝術家藝術創作期和共創作品展示期三個階段。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區總監付璐介紹,“添藍力”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機構可以為改善空氣質量、減緩氣候變化作出的努力和改變,“希望本次公共藝術項目借助公眾和藝術家的力量,引發全社會對于兩大環境挑戰更廣泛的重視,并采取行動。”
參與此次項目的藝術家包括科技藝術家王夢瑤、專注社會實踐在地項目的藝術家翟明慧、版畫藝術家唐安里、云畫療愈師周周魚,以及由陳啟恒、東方旭、劉亦舒以及樊昊組成的藝術創作小組“綠土”。
項目協辦機構北京ONE藝術創意團隊介紹,此次“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把公眾與藝術家相連接,一起在空氣和氣候議題上展開積極對話,受邀藝術家幾乎都是90后,其中幾位還是央美實驗藝術學院的在讀研究生。
北京ONE創始人牛瑞雪說:“藝術,是一種能引發人思考并行動的力量。我們相信年輕張力的藝術語言關切空氣和氣候議題,勢必帶來環保行動無限的可能性。而且這次共創作品以線上作為主要宣傳陣地,數字媒介將成為藝術家們創作的重要方向,增強現實、互動視頻,交互裝置都很可能成為公眾藍天照最后呈現的作品形式。”
熱門話題延續不斷,明星、專家發聲不停 “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一經上線,就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個社交平臺獲得了眾多明星藝人和環境領域權威專家的鼎力支持。
孫楠、黃覺、楊迪、華少、臧鴻飛、何晟銘、麥子、斕曦等明星藝人發聲支持“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邀約公眾參與藍天照征集活動的同時,鼓勵公眾踐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環保行動,嘗試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方式、選擇低碳消費、守護健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先生指出,面對當下的空氣污染、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挑戰,我們應該以可持續的方式與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是自然之道,也是生活之道,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每一個人都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北京大學朱彤院士和張世秋教授、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丁焰作為聯合倡導專家支持活動。同時,時尚生活方式博主周源遠、知名作家巫昂、樂評人郭小寒、旅行博主寶知啦啦啦、漫畫家王爍等二十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意見領袖們也持續為項目發聲,并在征集期間陸續發起的多個話題活動上,與公眾交流分享彼此觀點。

在微博“釋放添藍力”話題下,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藍天照。網友@Azzz-分享了一張躺在沙灘仰望視角下的藍天,“初夏三大樂事,藍天,沙灘和可樂!”并提醒大家離開時要帶走垃圾;“釋放添藍力”社群小伙伴@曼時小語則和群友分享了幾張藍天心情日記,并留言“連續四五天空氣質量優,藍天多心情也好!不知道藝術家會不會身有同感!”
這些話題活動除了持續吸引公眾分享藍天故事照外,也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家對空氣、氣候和健康的關注。
據了解,在7月至8月期間,“釋放添藍力”公共藝術項目還將舉行以“空氣、氣候與健康”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屆時公眾可體驗植物染以及拼豆等手作內容,并有機會與環境專家面對面交流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重要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