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給全球經濟帶來眾多不確定性和下行壓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面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和不斷提升的外部期待,強化ESG管理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公司的戰略抉擇,ESG報告也成為企業面向內外部利益相關方主動傳遞企業使命、社會價值,并建立互信的重要載體。那么究竟應該如何做好ESG?
6月20日晚8點,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合伙人錢天,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總監戴德樂,普華永道中國ESG報告及鑒證總監胡牡丹在“轉型力共創會——轉型煥新能,數智創格局”上開啟了一場ESG可持續發展、知行合一的旅程。本次活動在普華永道視頻號、《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全程直播。

ESG已成共識 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合作共贏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好服務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普及深化ESG投資理念日益成為被關注的話題。在“雙碳”背景下,不僅僅是能源企業、高耗能企業,每一家企業的環境責任都在被更加量化和顯化,ESG已經成為共識。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也正處于加強ESG信息披露、豐富ESG投資產品、參與ESG國際標準制定、培育ESG投資者、帶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踐中。
錢天表示,ESG簡單用中文解釋為可持續發展,是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企業評價標準,旨在促進企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為何做ESG?錢天認為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物理因素,因氣候變化或極端災害事件越來越頻繁,企業必須提前做好預案;另一方面是政策風險加大,提前規劃企業發展方向非常必要。
普華永道作為ESG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幫助企業踐行ESG理念、完善ESG信息披露機制,以及ESG風險管理能力的穩步提升。
戴德樂指出,回顧過往十多年的可持續發展歷程,普華永道從自身運營、客戶服務以及社會影響三個維度,詮釋普華永道如何全方位貫徹“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以專業服務響應時代發展所趨,助力企業保持競爭力,并為企業成長、環境治理和社會發展創造多贏的關系,ESG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合作共贏。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自2004年聯合國首次提出ESG投資理念以來,ESG投資浪潮席卷全球。隨著ESG投資理念的普及,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熱門概念的出現,企業正面臨更為嚴格的ESG要求。
胡牡丹介紹,普華永道中國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ESG路徑,以專業服務響應時代發展所趨,更好地助力企業保持競爭力,并為企業、環境和社會創造多贏的關系。2022年,普華永道中國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CDP“氣候變化咨詢”和“科學碳目標”相關服務的金牌合作伙伴,也是首家與CDP達成金牌戰略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協助企業加速構建低碳戰略及向綠色低碳商業模式轉型,共同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協同共促社會可持續發展。

戴德樂指出,普華永道的專業服務和領域知識將幫助企業和組織制定轉型戰略,為實現《巴黎協定》1.5攝氏度溫控目標貢獻力量,加快邁向凈零經濟。
“普華永道為客戶量身定制ESG戰略,將ESG融入客戶的業務之中,進而延伸到整個價值鏈,實現全生命周期ESG管理。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ESG服務和數字化工具,幫助客戶提高ESG表現和透明度。”戴德樂進一步補充道。
在普華永道所服務的客戶中,很多企業正在從滿足ESG合規要求的被動披露逐漸向積極主動披露轉變。
胡牡丹支招企業如何去披露ESG?首先是董事會層面的支持必不可少;其次是企業需立足所屬行業和特點,本著契合公司長遠業務發展戰略,設定ESG戰略,并制定合理可行的ESG目標,包括減碳目標,進而規劃清晰的實施路線路徑;第三步是完善ESG相關管理制度,并利用數字化技術搭建長效的ESG管控機制,確保信息披露的高質量和可信度,為參與未來的第三方獨立鑒證做準備。
“普華永道兼具全球化視野與本土實踐經驗,是全球企業在財稅、交易、風險管理等咨詢和鑒證的重要專業服務顧問和合作伙伴。由此不僅積聚了豐富的交易、投資、管理咨詢經驗,形成獨到而深入的行業洞見,培養了大批專業的財稅、風險和ESG等全方位技術人才和行業領袖,更積極參與現代ESG標準建設,為投資者和企業并購交易服務提供支持。”錢天總結道。
普華永道踐行ESG的探索實踐與“雙碳”背景下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目標不謀而合,也正在為企業ESG可持續發展的突圍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和新思路、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