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徐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完成申購,公司股票簡稱為“蘇能股份”,股票代碼為“600925”,網上申購代碼為“730925”,本次發行價格為6.18元/股。
蘇能股份是江蘇省唯一省屬煤電一體化大型能源實體企業,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原煤開采、煤炭洗選、加工、煤炭批發經營、電力生產,煤化工生產與銷售等。
蘇能股份控股股東為徐礦集團,其前身徐州利國礦務總局早在1883年就募集商股、發行股票,是近代中國最早的一批股份制企業之一。蘇能股份上市在即,將成為全國煤炭行業十年來唯一一家煤礦主板上市企業。
堅持科技創新,領先優勢顯著 蘇能股份成立于2014年12月3日,公司總部坐落于蘇魯豫皖四省接壤的江蘇省徐州市境內,位于“一帶一路”戰略交匯、“長三角一體化”北翼腹地、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營商環境優越,科技資本生態發達,公司運營發展的職責使命和外部生態獨特而優越。
自成立以來,蘇能股份便以服務江蘇能源安全保障為重大使命,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鮮明導向,高質量推進“新疆煤電一體化”和“蒙電送蘇”、“陜電送蘇”、“晉焦入蘇”等煤電基地建設和煤炭貿易網絡構建,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大力推進高碳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源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能源結構調整呈現良好態勢,已實質成為江蘇省際能源合作重要平臺、區外煤電保供重要渠道、能源結構優化重要引擎。
據了解,蘇能股份擁有煤炭生產礦井6對,生產能力1,830萬噸/年。公司目前開采的煤礦資源分布于江蘇地區(張雙樓煤礦)、陜甘地區(郭家河煤業、百貫溝煤業、新安煤業)、新疆地區(天山礦業、夏闊坦礦業)。公司目前的發電業務分布于江蘇地區(徐礦電廠、華美熱電、新城光伏)、新疆地區(阿克蘇熱電),核定裝機規模共計1,739.76MW。
蘇能股份具有完善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先后建立了江蘇省煤礦沖擊地壓防治中心、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察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在煤礦沖擊地壓防治、軟巖支護、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熱害治理等領域取得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同時,蘇能股份擁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技術人才隊伍,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技術人員899人,占員工總數的5.63%,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3人,高技能人才1,822人,5人獲得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稱號。
蘇能股份表示,公司在長期開采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及技術經驗,構建了完整的安全生產體系、質量控制體系、環境保護體系、技術研發及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各礦區煤礦的高產高效,公司煤炭采掘技術、開采工藝以及原煤洗選水平均居于我國煤炭企業前列。
以上市為契機,打造行業龍頭企業 招股說明書披露,蘇能股份本次發行新股688,888,889股,擬投入募集資金40億元,將用于江蘇能源烏拉蓋2×1000MW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IPO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
蘇能股份坦言,即將登陸A股資本市場并非終點,而是公司發展的新起點。未來,公司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完善“意識+責任+標準化”安全管理體系,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保障礦井生產接續正常和原煤產量穩定。
同時,公司將積極布局開拓礦產新資源,統籌所屬礦井的后備資源獲取工作,積極爭取采礦/探礦權,加快推進在新疆、內蒙、陜西等富煤省份的后備資源布局,為后續煤礦產能做遠景儲備。
公司還將全面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與煤炭生產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數據驅動、智能決策、自主學習、協同控制的完整煤礦智能系統。
電力業務板塊,蘇能股份將以綠色、多元為總基調,擴增產業裝機規模,構建發、配、售、熱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將電力板塊打造成為綜合能源服務產業。與煤炭核心主業形成齊頭并進、優勢互補的“雙輪驅動”發展格局。依靠現有煤電機組項目,充分參與周邊煤礦資源合作開發,努力打造“煤電一體化”基地。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戰略定位,大力參與可再生能源建設,充分利用特高壓送蘇通道,大力推進輸送端省份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在國家新能源基地開展新能源項目布局,推進陸上風電資源開發,積極謀劃深遠海風電項目,加強分布式新能源項目開發力度,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
蘇能股份表示,公司將以上市為契機,完善內控體系,強化內部管理機制,防范經營風險,積極推進管理體系制度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和企業的和諧發展,并努力打造老礦區轉型發展全國示范區、科技資本雙輪驅動全國示范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國示范區,將公司建成國際化特大型省屬能源集團,和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生產服務商,全面實現百年徐礦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