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2023年年會暨高校科技與產業發展學術會議現場
8月16日-18日,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2023年年會暨高校科技與產業發展學術會議在昆明舉辦,本屆大會由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主辦,云南省教育資產學會、昆明理工大學承辦,昆明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年會已成功舉辦數十屆,成為宣傳國家相關政策、分享全國高校產業工作者實踐創新經驗、推動高校科技產業化、展示科技轉移轉化優秀成果的重要平臺,是高校產業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會議之一。
圖2-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2023年年會暨高校科技與產業發展學術會議現場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理事長羅方述、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沙南生同志、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原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龔亞麟、云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盧明、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麥均洪、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潘學軍、教育部財務司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彭莉、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產學研合作研究發展處高級項目主任(主持工作)金童童、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杜紅國、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秘書長孫晶等同志出席本次會議。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高校院所、資產公司、出版社、科技園、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部門等會員單位,以及相關行業企業代表等600余人參會。
圖3-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理事長羅方述報告并致辭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理事長羅方述同志表示,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下發的2023年主題教育工作要求,繼續實施黨建工作質量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推進分支機構建設,不斷強化會員培訓與服務、切實提升協會服務能力。同時,積極推動高質量戰略研究,服務高校與政府決策;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
圖4-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致辭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在致辭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知識產權制度作為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是技術成果走向市場應用的重要橋梁,是科技強到產業強的重要引擎。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校辦產業力量是高校創新成果走出校園,走向市場的重要載體,是將高校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的第一陣地。希望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助力整合高校院所,政府園區,企業等各方力量,有效發揮知識產權的橋梁紐帶和服務支撐作用,促進更多知識產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圖5-云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盧明致辭
云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盧明同志對云南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作了簡要介紹,2018年以來,云南高校總體上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成上升趨勢,2022年科技成果轉化金額比2018年增長84.64%,增長顯著。云南省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工作起步較晚,全省的校辦企業改革完成了第一步,仍然任重道遠,未來機遇和挑戰并存,全省保留管理企業的高校對于校辦企業健康運轉方向和科技成果轉換實踐經驗具有十分迫切的交流學習需求。今天,能借助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這個平臺向教育部及部屬高校學習,我們感到十分高興和榮幸,我相信這次寶貴的交流學習將會對云南省高校校辦企業提高經營和管理水平提供莫大的幫助。
圖6-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潘學軍致辭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潘學軍表示,“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把今年的年會交給了云南省教育資產學會和昆明理工大學共同承辦,這是對近年來云南高校校辦企業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昆明理工大學在校辦企業改革發展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領域取得的成績的有效認可。”
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2023年年會同期舉辦了高校科技與產業發展學術會議。本屆學術會議上,教育部財務司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彭莉,原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龔亞麟分別對高校校辦產業改革與發展、高校知識產權發展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幫助與會嘉賓更快更深入的了解政策要求,從而更加高質量地推動高校校辦產業和知識產權發展,促進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圖6-學術會議論壇現場
高校科技與產業發展學術會議共設置九場學術研討,主要圍繞高校產業規范化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投融資、科技園發展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產教融合發展、出版社發展路徑探究、智慧出版與應用以及激活沉睡專利——成果價值最大化的實踐、工具及案例分享等主題深度闡釋相關理論認知、分享高校校辦產業與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沿進展、特色實踐做法及相關經驗,探索產教融合發展方向及細分領域的道路與模式。在學術研討過程中,專家在介紹各自研究的同時,還與其他參會學者進行了交流、互動。專業化的學術研討為廣大高校校辦產業發展和科技產業化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
圖7-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產學研合作研究發展處高級項目主任(主持工作)金童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綜合處處長蘇錚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理事長羅方述同志表示,協會將會在后續的工作中繼續開展深入研究,充分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創新會員服務模式,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為全體會員提供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同時協會也將與會員單位一起,集思廣益,共同推動協會高質量發展,為高校校辦產業改革與發展、高校科技產業化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