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9時,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開幕,安徽省省長王清憲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23年工作,提出了2024年重點工作。針對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王清憲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方略、措施,其中,先進制造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區域性開放等將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實施“領跑”計劃,制造業投資增長10%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安徽地區生產總值4.71萬億元,增長5.8%,全省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報告提出了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9%左右,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以上,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5%,城鎮新增就業68萬人左右。
在2024年工作部署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安徽將開展先進制造業投資“領跑”計劃,制造業投資增長10%以上。
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裝備等消費產品產業投資,拓展醫院住院設施改造提升、養老保障服務、中外合作辦學等民生領域投資空間。緊扣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節能減排降碳、水利防災減災、糧食和能源安全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同時,把“雙招雙引”與產業集群培育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積極引育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團隊,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深化“雙招雙引”模式創新,完善基金招商伙伴體系,廣泛開展產業鏈招商、場景招商、科技招商。進一步優化專業化專班工作機制,引導區域間產業鏈協同,有效防范招商引資中的惡性競爭和潛在風險。
開放創新生態,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家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大量篇幅闡述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2024年,安徽省深入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將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領軍企業10家左右。
2024年,安徽省將加強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高地。開工建設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爭取深空探測重大標志性工程立項實施。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智能成套裝備、基礎軟件等領域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新建一批前沿技術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重組升級省(重點)實驗室100家以上。
同時,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到科技領軍企業的梯次培育體系,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領軍企業10家左右。推進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研究院。深入實施“兩清零”行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研項目立項、組織實施、評價等機制。加快全省應用場景一體化大市場建設。
此外,安徽將建成“科大硅谷”高新孵化園,高質量運營“一棟樓就是一個創新聯合體”的創新單元60個以上。推動“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等平臺相互賦能,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互動機制,形成富有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將申建蚌埠、合肥空港綜保區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發展水平方面進行闡述時指出。安徽省將以產業開放為重點,以高能級開放平臺建設為抓手,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在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方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利用國際性組織、專業投資機構等多種渠道,創新合作模式,力爭引進外資取得新的突破。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安徽再投資和設立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完善聯系服務外資項目和企業機制,優化外籍員工停居留服務和生活環境。
推進合肥機場、蕪湖港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延伸合肥中歐班列服務網絡,增開國際及地區全貨機航線,申建蚌埠、合肥空港綜保區。提升世界制造業大會等展會市場化、國際化水平。做實“海客圓桌會”等對接平臺,支持黃山“國際會客廳”建設。加強外事、僑務、對臺、港澳工作拓展國際友城合作和民間交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