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一流國資企業,發揮“聚資興魯”重要使命,優化國有資本布局……作為山東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集團”)依托金融資產投資與管理、創業投資、投資運營三大核心主業,在精準服務實體經濟、賦能助力“專精特新”、提升區域金融環境、全面落實全省重大任務部署等方面積極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截至目前,魯信集團控股97家公司,參股154家公司,管理各類基金100余只。集團直管企業魯信創投已累計投資科創型企業30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逾90家,助推40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發揮主業優勢 履行國企責任
作為國有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面對如何盤活存量、帶動增量、提高質量、做大總量,實現國有經濟規模發展、創新發展這一課題,魯信集團走出一條專業化發展道路——著力用好信托制度優勢和跨界資源整合能力,持續引導社會資金向全省重要領域、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集聚,近三年累計為全省提供融資支持近800億元。
魯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秀興介紹,截至7月末,魯信集團投向省內信托業務存續規模288.79億元,引入省外資金支持省內經濟發展的信托業務存續規模49.96億元,標品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業務規模達到1012億元;大力推進“保理+供應鏈”模式在供應鏈業務的應用,供應鏈金融業務新增規模15.71億元,同比增長61.57%;山東信用增進2022年底完成資本金注冊并開始展業,目前已落地增信項目4個,增信規模18億元。
今年4月,魯信集團直管企業魯信創投旗下基金投資項目山東科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鐘上市,成為2023年濟南首家境內上市企業。
在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上,魯信集團加大“四新”企業和“十強”產業投資力度,累計投資科創型企業300家,助推40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魯信創投推動3家企業發行上市,其中1家為省內企業,剩余2家為省外企業;另有1家投資企業注冊生效,3家首發過會,8家獲IPO申請受理,項目儲備近30家。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魯信集團加速推進山東省天然氣環網和省級儲氣設施建設,助力全省“七網”建設,東干線整體進度達69%,南干線已經實現全線貫通、完成儲氣調試并具備投產條件;煙臺西港區LNG接收站項目主要進行儲罐穹頂澆筑與內罐低溫鋼板安裝施工,煙臺西港區LNG接收站完成整體施工進度的58%,省級儲氣設施完成整體施工進度的72%。
賦能科創企業 做強實體經濟
創業投資,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陽光雨露,也是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
作為首批中華老字號,山東宏濟堂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濟堂制藥”)通過傳承創新,將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中藥工藝深度融合,讓“老字號”煥發出新活力。
在宏濟堂制藥由傳統制造企業躍升為技術先導和科技創新引領型企業的征程中,魯信創投在資金注入、管理提升、產業協同、市場開拓等諸多方面發揮出關鍵支撐作用。
“2021年12月,魯信創投向公司大手筆注資,并積極牽線搭橋,協助公司在此后的股權融資中對接更多大型投資機構。為幫助公司開拓市場,魯信創投更是主動對接其他投資項目,構建一體化生態圈?!焙隄弥扑幙偛脛龑τ浾哒f。
青島中鴻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鴻重機”)是一家專業礦用無軌設備研發制造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產品質量逐漸得到國內外用戶的認可,在訂單大幅擴充的關鍵時期,魯信創投向中鴻重機增資3200萬元,并在2022年企業研發智能采礦項目立項時期“雪中送炭”,增資4000萬元,使中鴻重機的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據中鴻重機總經理馬春雁回憶,第一筆資金“活水”注入時,正是公司產品得到市場認可、訂單大幅擴充的關鍵時期。目前,中鴻重機已啟動上市輔導工作,將著力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內控制度等要素,爭取早日登陸資本市場。
記者獲悉,除此之外,魯信集團直管企業魯信惠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深耕山東農村金融市場,堅持為農業產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設計推出“惠農貸”系列貸款產品,自業務開展以來,服務農戶3100余戶,累計投放貸款規模超5.8億元,為山東省農業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提升資產價值 破解出清難題
近年來,受房地產行業波動影響,出現一些爛尾樓盤,成為困擾城市發展建設的痛點難點問題。魯信集團直管企業山東金融資產依托不良資產收購積極介入爛尾樓盤救助,靈活運用債務重組、司法重整等手段使項目擺脫債務負擔,實現輕裝上陣,引進專業運營商盤活問題資產,通過提升資產價值化解經濟社會問題。
青島財富中心Q1項目在2013年封頂時以241.85米的高度成為當時青島“第一高樓”,是全球設計界翹楚貝聿銘建筑事務所在中國大陸設計的唯一一座商業建筑,因其獨特的360度觀海視野設計被寄予厚望。然而項目卻因開發商涉及大規模債務違約導致資金鏈斷裂,于2017年停工,成為核心地段的城市“瘡疤”。
為化解項目關聯金融風險,山東金融資產聯合地方政府對接項目債權人,結合市場形勢統籌規劃設計重整盤活方案,立足通過推動項目復工、交付運營、提升價值來解決歷史債務問題。通過精細化運作,Q1項目甩掉歷史包袱重獲新生,引進中建港航局承接項目建設施工,停工近6年后實現復工,之后將作為青島涉外法務中心投入運營,目前項目已經進入竣工驗收階段。
為協助地方政府破解“僵尸企業”出清難題,有效盤活閑置用地,山東金融資產聯合青島市城陽區政府針對喜盈門集團探索實施“重整式清算”。面對破產主體嚴重資不抵債、存量資產難以處置變現的困局,山東金融資產統籌規劃設計盤活存量土地資產解決債務問題的應對思路,破解資產處置核心瓶頸。通過協助清償超過20億元債務、解除600余畝土地資產關聯債權保全措施等舉措,推動工業用地收儲調規變性并重新掛牌轉讓變現。后期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專業開發機構開發運營,將閑置用地改造成為產城融合新載體,賦能再造盤活存量低效資產。(班娟娟 實習生 劉浩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