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共同舉辦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中歐國際道路運輸發展”平行邊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及物流與貿易企業的近100位中外嘉賓出席會議。
邊會聚焦中歐間國際道路運輸通道的建設與發展,旨在為沿線國家政府、行業與企業間提供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交流平臺,以進一步提升區域間和地區間更高水平的國際道路運輸合作與互聯互通,推動落實跨境貨物流動便利化。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致辭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參加會議并致辭。他表示:“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經過多年發展,中歐已經形成強大的經濟共生關系,深化中歐合作是大勢所趨,潛力巨大。中歐國際道路運輸作為中歐之間除航運、鐵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是中歐溝通聯系的重要橋梁紐帶,推動中歐國際道路運輸發展,對保障中歐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經貿合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br /> “中國已加入并全面實施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為開展中歐國際道路直達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韓敬華強調,“我們將繼續堅持開放聯動,把中歐國際道路運輸合作作為重要內容,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重點從加快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完善合作協定體系、提升國際運輸服務能力、優化便利運輸發展環境、培育運輸市場主體等方面持續發力,穩步提升中歐互聯互通和便利化水平,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朝著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前行。”
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全球TIR及過境業務主任塔提亞娜·瑞貝蕾特表示:“在中國及沿線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國際道路運輸聯盟與中外伙伴的通力合作,中歐國際道路運輸近年來蓬勃發展,并不斷取得新突破。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聯合國《TIR公約》在中國正式實施五周年,作為道路運輸行業的國際組織,我們期待與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合作,繼續攜手打造安全、高效、綠色的‘亞歐物流新通道’,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和貿易往來提供更多助力?!?br />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間信息事業部總經理李晶表示,“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將在國際道路運輸信息化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沿線國家基礎數據平臺間的共享,持續提升國際道路運輸協同管理的便利化水平,為中歐國際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化轉型,為沿線國家道路從業人員、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專業、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服務?!?br />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外專家與嘉賓介紹了各國和機構在促進國際道路運輸發展中的探索與思考,并就如何加強沿線國家間國際道路運輸合作、提升跨境運輸便利化、推動行業低碳轉型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外物流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關于中歐沿線公路運輸的實踐經驗。
中外嘉賓開展分享交流
與會各方一致認為,在跨境運輸中,國際道路運輸具有門對門、靈活便捷的綜合優勢,是國際物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歐國際道路運輸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各方愿意加強交流合作,優化通道建設環境,共同推動中歐國際道路運輸通道多樣化、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