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如何對接?合作如何開展?國資如何支持?地方如何配合?這些問題在日前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大型論壇上有望得到答案。
2023央地合作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現場
12月2日,由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指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與企業觀察報社聯合主辦的2023央地合作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論壇以“國資央企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與會嘉賓和代表聚焦央地合作分享經驗、激蕩智慧、建言獻策、共話發展。來自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地方政府、地方國企、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的300余位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
企業觀察報社社長李凡在開幕致辭上表示,論壇旨在搭建地方政府、地方國企和央企交流合作的平臺,探討進一步拓寬各方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創新合作模式、優化合作機制、提升合作層次,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企業觀察報社社長李凡
在領導主旨演講環節,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顧問、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國有企業憑借龐大的經濟實力和金融實力,促進生產要素在全國合理均衡布局,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央企應把投資重點放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幫助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打造經濟平臺,改善投融資環境,構建制造基地、科技創新基地、教育基地,辦好工業園區和自由貿易區,助力建設農業強國。合作方式上,央地合作可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大帶動力量。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顧問、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
國務院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國資央企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央企、加大對地方投資力度、深入推進央地融合發展等三大途徑來實施。他說,現階段,央地合作還存在國資央企龍頭企業作用發揮不充分、科技創新市場化不理想、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不足、新建央企總部分布不均等問題和不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找準原因,一地一策提高央地合作質量和水平。
國務院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一重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表示,新時代深化央地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強化機制變革是關鍵,發揮平臺作用是保障,推動成果轉化是根本。國有企業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積極在基建、能源等重點實體領域開展央地合作的同時,進一步圍繞拉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發力,加快布局深海、深空、深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項目。他說,隨著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從中央到地方的逐步推進,國有企業要深入把握政策機遇和市場機遇,在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寬視野上謀劃實施國資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一重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盛明富表示,要把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作為央地合作的新著力點。央地合作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應堅持推動產權改革,培育市場主體;推動資源整合,培育特色經濟;推動產業對接,提升產業鏈段位;推動標準引導,培育品牌市場。應該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和原則,發揮比較優勢,堅持利益共享。同時應避免兩個誤區:一是把央地合作變成房地產下鄉的地產經濟,為地產商的戰略轉移提供后門;二是把央地合作變成單向捐助或經濟攤派。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盛明富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表示,中鹽集團作為鹽行業唯一央企,先后與安徽、內蒙古、山西、西藏、海南等多地政府部門和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在“深化股權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業務合作,釋放聚合效應;加強產業合作,服務國家戰略”三個層面深化合作,在引領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中鹽集團愿與各地政府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共商振興大計、共譜合作新篇。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隋炳利表示,近年來,中國一重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關于推進央地合作相關部署要求,通過構建新機制,在央地合作中厚植發展基礎;激活新動力,在央地合作中搶占發展先機;謀劃新戰略,在央地合作中展現更大作為。著力將央地協作優勢轉化為振興發展優勢。下一步,中國一重將以更大力度深化央地合作,深度參與東北振興戰略,并充分結合京津冀戰略布局優勢,長江經濟帶開放合作優勢,“一帶一路”協同帶動優勢,西部大開發產業互補優勢等,堅定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隋炳利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國君表示,作為制造企業,東方電氣將利用自身優勢助力地方打造先進制造集群,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與地方高校合作培養輸送人才,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國君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總合規官周奕表示,中國華能全面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高站位抓好謀篇布局、高質量保障能源供應、高水平打造綠色標桿、高起點推動自主創新、高效率助力產業轉型、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六高”要求不動搖,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道路上始終和地方并肩前行,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智慧力量。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總合規官周奕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李勁松表示,數字經濟是破解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困局,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全集團以數據平臺運營為主業的企業,中國航信希望與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自動化創新等方面加強探討與合作,共同擁抱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機遇。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李勁松
在專家報告環節,就國資央企如何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話題,中國國資國企研究院院長、國資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國表示,央地合作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并堅持政策導向、市場導向和科技導向。一些地方債務風險壓力較大,需要借助外力化解債務,央地合作就是化解地方債的方式之一。
中國國資國企研究院院長、國資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國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高旭東表示,中國需要建立獨立自主的創新體系,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體制機制問題,也不是開放與否的問題。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高旭東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表示,國資央企要充分利用綠色金融激活全產業鏈上下游的綠色轉型,賦能地方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周麗莎表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合作主要分為股權投資、科技創新、戰略發展、區域協同四種模式。今年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思路日漸明晰,未來在東北經濟的發展上,央地合作有更大的空間和機會。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
本屆論壇上,通用技術集團協同發展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王妘,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總經濟師趙先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韓恩澤分享了央地合作的經典案例。
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明武,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羅皞宇,水發集團總經理助理、水發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建忠,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任楊曉俐分別介紹了央地合作的實踐經驗。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竇勇、中節能匯融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徐俊偉、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投資合作協調處副處長鮑海峰、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公司項目部副經理潘玉厚、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副主任盛男等嘉賓就央地合作如何實現優勢互補等話題進行了圓桌對話。
論壇上,廣東廣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國信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成康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還分別進行了項目路演。論壇支持單位宏瑞祥環??萍加邢薰菊钩隽颂蓟鶠蹙Лh保建材等創新產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