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高照,在山東省東營市黃三角學校項目部,機器聲轟鳴,藍色的身影,頭頂安全帽穿梭在施工現場,細心的檢查著現場的施工規范及安全隱患,以安全為使命的態度和“零事故”的決心。
謹慎的“老人”是骨干
6月15日,黃三角農高區生態科技城學校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建設工地一派忙碌的景象。鞭炮聲想起,項目正式開工,項目上的設備同時作業。幾位年輕人正在現場進行安全“查保促”。
領頭的是44歲的福全,有著20余年的從業經驗的他已經是公司的“老人”了,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優秀的業績,他成長為公司的骨干,也是該項目的帶頭人,福全每周都會帶領由一線作業人員、青年骨干、管理人員組成的隊伍進行現場安全檢查。
“木料堆放區未配備充足滅火器往往可能發生火災隱患,大家可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只求速度不顧安全。”福全又補充道,“大家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反饋,并第一時間整改。”
自今年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將隱患排查、監督落實列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探索制定出操作性高、執行力強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現場,福全不斷對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這位負責人也贏得施工人員的尊重和佩服。施工人員表示:“福全經理絕對是專業型人才,他強調的重點往往是我們容易忽視的細節,我們的安全有了很大的保障。”
新人的“老到”立不松懈
在安全巡查中,項目部年僅25歲的安全負責人胡高峰,發現一處配電箱內線路接頭僅由兩個導片銜接,過度使用容易發熱脫落造成短路,一是存在安全隱患,二是影響工程進度,他果斷與施工負責人進行了溝通。剛開始電工師傅不以為意,覺得一直這樣使用也沒出問題,但執著的胡高峰聯系項目物資部找來合適的插頭,現場督促電工更換結束才罷休。“當我還是一名新員工的時候,項目就安排我進行安全輪崗。只有自己懂安全了才能保障安全、管理安全生產。”胡高峰說到,“很多工地都存在經驗主義,但這往往是隱患的伏筆,我雖然工作的年頭不是特別長,但這幾年在項目上的積累,已經成了經驗老到的老手,所以深知這種小事不容忽視。”
據了解,自項目部團隊成立以來,項目部嚴格按照公司相關制度規范要求,組織開展安全知識培訓、警示教育、技能培訓等活動。正是這些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和教育,讓項目部管理團隊的沒名職工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并將安全施工變成自覺地行動。人人都是安全施工分析員,人人爭獲月度表彰卡,全體員工主動參加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氛圍。
這支新組建的團隊不斷在施工安全的道路上探索創新。在他們的督促和帶動下,工地人人都是安全員,正如建筑技藝永無止境一樣,安全也永遠在路上。
“我們會始終繃緊安全弦,保持零事故紀錄。”福全說,黃三角學校項目團隊將繼續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安全關,引導全體員工以工匠精神嚴守安全,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