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加入WTO后,企業出海日新月異,持續向高新、高端、高品質進發。中德制造業研修院院長何丹指出:“過去是單打獨斗,如今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大家要抱團才能出海?!?br /> 在此背景下,企業家們也面臨著再出發,出海尋找商業機會的新契機。
2024年3月28日—3月29日,中德制造業研修院舉辦南方制造業企業家(深圳工業展)春季論壇。
在論壇開始前,我們邀請企業家們組隊參加深圳工業展。此次工業展聚焦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技術產業集群,共有超2000家國內知名企業參加,為觀展人員展示前沿科技。
與此同時,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高級副總裁梁牧,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廣州大學社科處處長、廣州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延平,美訊創始人兼CEO彭家榮,中南高科廣東公司總經理孟泉進行現場分享,嘉賓演講內容均由企服合作伙伴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實時錄音,并且自動整理成會議紀要。
此次論壇圍繞著“制造業與全球化”的主題,從出?,F狀、機遇、風險、措施等不同維度、不同角度進行深度解讀,現場還有來自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莫比俱樂部的用戶與企業家們共同探討。
制造企業出海新模式
美訊創始人兼CEO彭家榮在論壇上指出,近幾年中國企業出海發生質的變化,從貿易出口轉變為管理模式和品牌出海。
美訊創始人兼CEO彭家榮
因此,我們需要有新的出海模式適應新的時代,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高級副總裁梁牧提出有四種:
1、貨物出海是過去一直以來采用的模式。人在國內,產品通過外貿前往海外市場。
2、產品或者服務出海,主要是在國內生產,但不只是把產品賣到海外。像華為、中興等企業還涉及到海外的項目管理、實施、售后服務等復雜的項目運作。
3、制造出海是把生產線搬到海外。一方面是因為如果企業家只是想賺當地人的錢,不做出貢獻,有些國家是不愿意的。另一方面是在海外建廠的成本較低,有些國家還會減免相應的稅收。例如,三一重工、美的等企業都是在海外設廠。
4、模式出海是比較新型的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它可能會成為很多企業的選擇,但這種模式壁壘很高,不易被簡單模仿復制。
綜合來看,四種模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企業家只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與收益。
全球最后一片“藍海市場”
通過幾位嘉賓的分享,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企業家將目光瞄準了非洲、拉美、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非洲正成為企業家拓展海外的新興市場。
比如手機產業的傳音,2023賣出9400萬臺智能手機,占據全球9%的市場份額,是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而它的主攻市場就在非洲,占據了非洲市場40%的份額,被稱為非洲的“手機之王”。抖音海外版的TikTok已成為非洲社交應用活躍用戶規模排行榜第二名,僅次于Facebook。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在論壇上深度剖析了企業為什么會扎堆前往非洲。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繼森
他認為,從政治角度來看,非洲是“一帶一路”的自然延伸。中非每三年輪流開一次會,2021年在達喀爾開會,2024年將在中國開會,總結過去三年取得的成果。因此,2024年是非常好的時機,企業家可以去非洲尋找新的商業機會。
從世界經濟運行規律來講,當日本產業要升級的時候,它的技術向外轉移到韓國、新加坡、中國的臺灣和中國的香港,而這些地區要升級的時候,則選擇中國大陸。
當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優勢消散的時候,有些企業就會選擇非洲等地區。劉繼森提到,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非洲目前還有很大的落差。非洲80%以上的國家是農業國,沒有相應的工業。例如,坦桑尼亞的電線桿子全部是木頭,政府準備今年全部換成中國用的水泥桿。
劉繼森總結,這是經濟的必然規律,投資一定要尋找投資洼地。
再從雙循環理論來看,國內的統一大市場作為主循環,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相互促進。去非洲是外循環,把東西賣到非洲,同時引進黃金、銅、鐵、寶石以及腰果、咖啡、花生等來自非洲的優渥資源。
非洲算是全球經濟的最后一片“藍海市場”,還有許多產業有待開墾。而我們有能力、資本、技術幫助非洲共同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走出去之前 先武裝頭腦
出海意味著機遇與挑戰并存。
面對不熟悉的市場,企業家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例如經濟風險,非洲人民需要每周發放薪資,且不容易管理。津巴布韋每年通貨膨脹率都較高。
廣州大學社科處處長、廣州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延平建議中國企業組團出海,不要僅僅依靠個體企業,還需要依靠整個產業鏈。張延平指出,產業鏈強可助推價值鏈不斷攀升,中小企業可以跟隨“鏈主”企業出海。
廣州大學社科處處長、廣州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延平
例如,科達制造是非洲最大的陶建供應商之一,在2015年前后就已經達到全球30%的占有率。自從科達制造在非洲當地建廠后,就有大量產業鏈上的企業跟著它來到非洲找到新的增長點。
中南高科廣東公司總經理孟泉也提到國內企業想要和國際接軌,除了本身的技術、生產硬實力外,可能在軟實力上也需要做結合。孟泉舉例說,一家惠州企業在園區要接待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大客戶,他們需要考察國內一線員工對企業雇主的認同度。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們需要在走出去之前,先武裝自己的頭腦,充分考察非洲市場,選擇高潛質的國家入局。
像肯尼亞和盧旺達等地區,一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創新前沿國家,另一個則是東非營商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當地政府十分歡迎中國企業家前來投資。
中南高科廣東公司總經理孟泉
如果你也想在非洲找到新的增長點,那就和我們一起在2024年6月底實地考察肯尼亞和盧旺達,走進科達制造和森大集團,并和各大華人商會會長進行深度交流吧。(文:中德制造業研修院)
合作支持:
主辦單位:中德制造業研修院
企服合作伙伴: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