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單位在浙江德清聯合發布“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中智集團品牌價值為108.44億元,較2023年增長7.5%。十年篤行,遵循“三個轉變”重要論述,是中智品牌做強做優的“金鑰匙”。
夯實創新內核
改革開放初期,外資企業紛紛進入中國,面臨著招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難題,中智敏銳捕捉到這一市場機遇,1987年公司成立,成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先行者。2003年中智咨詢公司成立,這在當時的行業里屬于提前布局者,是一個中智探索差異化發展、完善業務布局的創造性舉措。中智咨詢成立后的幾年時間里,正值國際咨詢公司在華業務全面開展之際,面對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智咨詢在具體服務實踐中,形成了與國際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同臺競爭”的產品體系和差異化服務方向,為國資央企、在華外資和民營企業客戶提供更具本土特色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診斷、項目落地輔導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陪伴式服務。隨著國企改革深入,中智咨詢積極突破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范圍,延伸到戰略轉型、組織變革管理、研發創新管理和數字化轉型等領域,與中智既有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信息技術能力和人才數據積累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了具有高價值的一站式服務,為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將人力服務價值提升到新高度。在科技創新方面,作為國資委首批中央企業行業領域公有云項目承建單位,中智集團積極構建完善的數智化能力體系。推出了首個人力資源行業公有云“智人云”建設方案,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為人力資源全產業鏈提供專業服務和開放共享的通用服務,構建了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發展格局。同時,還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人力資源領域的新應用,加快構建“大模型智能知識庫”和“招聘AI智能助手”等創新產品,實現AI技術的深度創新與廣泛應用,賦能行業的轉型升級。
筑牢質量基石
中智的客戶盛力世家助力副總裁張昊洋對中智的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如果沒有中智提供的服務,可能斯巴達賽事無法從2016年至今發展到100萬人參與,中智的全方位、高質量、定制化的服務對斯巴達賽事在中國的迅速崛起起到了關鍵作用。中智“以智慧”幫助斯巴達挺過了三年疫情期,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管理質量方面,中智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并圍繞數字化轉型、人才和品牌建設制定了專業子規劃,形成了“1+3+N”的戰略規劃體系。在戰略的引領下,中智集團在人才建設、運營優化、財務管理、法治合規等方面提升管理效率。
作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和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中智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目前,已擁有多項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這些標準在提升人力資源機構服務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智還致力于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與多國合作開發職業教育標準,將“中國標準”推向世界,提升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堅守品牌承諾
新時代,國企品牌建設要有新格局。中智集團按照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十六字”標準,品牌建設工作全面升級,著力打造“品牌卓著”的人力資源服務央企形象。
央企品牌踐行國家使命擔當
作為以人力資源服務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中智積極踐行國家使命擔當。緊密圍繞國家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布局,全力引進市場化人才,服務人才強國戰略;針對高校畢業生、藏青新地區畢業生和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服務就業優先戰略;深度參與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全方位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行業品牌智慧人力生態創領者
在全球化視野下,中智積極拓展全球服務網絡,促進人力資本跨國流動;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構建人力資源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矩陣,驅動人力資源產業創新迭代;以客戶為中心,圍繞人力資源全產業鏈布局,以標準化、敏捷化、智慧化的人力資源服務升級為導向,打造“智慧人力生態創領者”的品牌形象。
社會品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中智積極承辦國資委、人社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國殘聯等部委和地方政府公益招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推進就業、擇業和流動超過1000萬人次;中智定點幫扶云南省大姚縣、姚安縣,通過教育幫扶、醫療幫扶、就業幫扶、產業幫扶、科技幫扶,形成當地特色產業20余個,2019年大姚縣、姚安縣全部提前脫貧摘帽。中智打造“拉手計劃”“圓夢計劃”助殘就業服務品牌,為殘疾人搭建就業橋梁。中智組建中智白領青年志愿者總隊,注冊志愿者達2萬多人,發展了200多支企業支隊,廣泛參與城市公共服務、體育賽事服務等多個領域,傳遞社會正能量。中智在就業優先、鄉村振興、助殘幫扶、志愿服務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要求。中智集團作為中央企業,積極踐行“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精神,在我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進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