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從戎報國,一生本色不改”。穿上軍裝,他是保家衛國的戰士;脫下軍裝,他是勞務輸轉帶頭人。從軍生涯2年,創業至今6年,深入骨血的軍魂一直指引著他的每一步人生路,他就是內蒙古常寶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常寶。
盛夏時節,走進興安盟人力資源市場,求職者絡繹不絕,崔常寶一邊登記求職信息,一邊向勞動者推薦崗位,提供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服務,幾分鐘后,通過后臺精準匹配,成功為求職者找到心儀工作?!拔覀円粩鄤撔聞趧蛰斵D模式,讓更多人通過我們的平臺找到滿意的工作,助力群眾穩就業促增收。”崔常寶說。
今年37歲的崔常寶,是通遼市奈曼旗人,19歲考入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法律事務專業。2008年12月響應國家號召,從奈曼旗應征入伍,在杭州海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當他如愿以償穿上軍裝的那一刻,內心顯得尤為激動,終于完成了兒時的夢想。進入部隊后,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當個好兵”。在他看來,好兵就是成績優秀,聽命令守規矩,團結同志,并且能有一技之長。正是這股韌勁,讓他在部隊期間各項成績突出,深受領導器重,多次榮獲“優秀士兵”等榮譽稱號。在部隊服役2年后,崔常寶選擇回到學校繼續讀書。
面對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崔常寶滿懷信心與闖勁,大學畢業留在烏蘭浩特,從打零工做起,干過手機銷售、洗車工,每份工作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就在這個時候,萌生了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想法。
之后的幾年間,崔常寶先后在建設銀行興安盟分行、包商銀行興安盟分行擔任客戶經理,后考入興安盟開發區消防站,從事消防員工作七余載。他始終堅持“踏實做人、服務社會”的行為準則,在各個崗位中開拓進取、勇挑重擔,這也為日后的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崔常寶選擇自主創業。在興安盟人社部門支持下,在創業政策扶持下,成立了內蒙古常寶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公司勞務輸轉業務覆蓋全盟,與區內外60余家用工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累計組織400多人外出務工就業,實現本地就業1200多人,推動當地富余勞動力有組織輸轉。同時,探索多種渠道和辦法開拓國外就業市場。
2020年,崔常寶瞄準零工人員就業需求,創建了睿嘉人力資源平臺,為閑散勞動力和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就業服務。截至目前,為3000多零工人員提供崗位,服務企業50多家,有效緩解用工荒、招工難。
2023年,自治區人社廳在全區搭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崔常寶受聘擔任興安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站長,通過開展信息采集、就業對接、培訓對接、跟蹤服務等工作,先后在興安盟建立服務站35個,常態化開展各類招聘服務活動。截至目前,服務站共采集求職和培訓信息1.8萬條,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60多場,服務本地企業4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近6000個,幫助500余人實現就業。
“參加養老護理培訓,我找到了現在的工作,一個月工資4000多塊?!迸d安盟百善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職員劉萬銳說,我們這里很多工人都是通過服務站牽線來到這里務工的,離家近收入又高,實現了工作顧家兩不誤。
“為讓待業者掌握勞動技能,適應崗位工作,我們免費提供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目前,已為400余人提供電子商務、月嫂、面點師等培訓,幫助210多名農牧區待業者找到工作,每人年增收4萬元以上。同時,還為寶媽等不能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服裝縫紉、刺繡等“訂單式”培訓2000余人,年收入2萬元以上。”崔常寶說。
此外,為助力更多返鄉農牧民工自主創業,崔常寶邀請專家開展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培訓,組織人員本地考察觀摩學習,培養帶動更多創業就業帶頭人。同時,崔常寶還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為社會增添一道光,為群眾送去一縷暖。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崔常寶扎根基層,通過十余年的努力奮斗,從一名普通的退伍士兵,成長為勞務輸轉帶頭人,成為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好榜樣。
如今,事業漸入佳境的崔常寶不忘初心,為農牧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持續帶動增收致富。面對未來發展,崔常寶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深挖就業崗位,擴大就業規模,為更多群眾提供就業崗位,讓他們的生活更幸福?!?br /> 桑梓夢里香如故,創業道路悠且長。近年來,包括崔常寶在內的一批批年輕人轉變就業擇業觀念,在政府引導和就業創業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他們以開拓者的膽識在創業沃土上深耕細作、建功立業,成為加快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