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既是順應‘數實融合’發展趨勢的必要之舉,也是實現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議,促進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中小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也是我國經濟韌性增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基礎,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創業、吸納居民就業、增加財稅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朱永新指出,由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邊際效益的特點,不同規模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差別巨大、“數字鴻溝”明顯,政策傳導效果有待提升,“不敢轉、不能轉”問題依然突出。
朱永新援引調查數據說:“70%的中小微企業管理者有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意愿,但近80%已經進入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尚處于基礎探索階段。”
《中國企業報》記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獲悉,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朱永新建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針對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從四大引擎出發打造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的“加速器”:
一是加速研究開發“低門檻好使用”“性價比高”的數字化“工具箱”,降低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本和壁壘。鼓勵更多專業化服務機構以轉型實用技術為基礎,分階段、分場景為中小企業設計出成本低廉且容易上手的數字化轉型助手工具。
二是加速搭建“政府+科技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的“孵化器”,完善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體系。政府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源“集散”平臺;利用好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科技能力,可以提供基礎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云、AI和大數據服務;專業化服務機構提供由點及面的全業務全流程的數字化工具箱。
三是加速推進數字化標準建設和發展數字化培訓項目,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蓄水池”,加強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內驅力建設。有關部門主導,加強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制定和可行性研究,牽頭制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發布轉型標桿案例。
四是加速搭建更多對外合作“新平臺”,深化國際中小企業數字化合作,以開放繁榮中小企業數字化生態。鼓勵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海外加強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協作,通過加強“走出去”與“引進來”,提升我國數字化中小企業在全球價值鏈與產業鏈中的地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