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經濟發展社會流動性增加,戶籍農村人口不斷下降,農村留守老齡人增多。他舉例這樣一組數據:以中國西部欠發達的四川萬源市為例,戶籍人口60萬人,常駐人口40.6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2萬人。外出打工人口19.2萬人,60歲以上老人和14歲以下小孩共計16.94萬人,幾乎所有農村只剩60歲以上老年人和14歲以下未成年人。
金李指出,農業、工業是國家發展之根本。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創建了世界矚目的奇跡。但由于農民涌進城市,導致了農業的荒蕪。如今,農村現狀已引起了國家重視。國家還應關心老一代農民。“70、80”后農民,為國家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傾盡全力供養孩子讀書工作,響應計劃生育國策使得他們往往更加孤單,難以實現養兒防老。
金李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的農村農業和農民斷代、勞動力的流逝致良田變荒、鄉村空心化和農村孤老等問題依然嚴峻。他建議:
1、鼓勵部分年紀較大的農民工回流,鼓勵部分城市老人在當地農村長期居住養老。既降低養老成本,減輕對于城市資源的擠占,又發揮有條件的城市退休老人余熱,出謀劃策,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地區特別是城市近郊,在物流電商發展起來以后,生活設施和服務都可以到位。如果再配以適當的醫養結合設施解決好老人的日常醫療保障問題,可以提供遠高于城市的養老生活性價比。
2、借助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村田園康養、旅游度假康養等康養。推出康養地產項目用地的優惠政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到農村去做康養旅游,制定相應養老考核指標,明確相關稅費優惠政策。開發一個龐大的鄉村養老銀發經濟圈。
3、鼓勵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利用在打工期間所學,發展當地特色產業,特別是通過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科技種田,提升農村產業發展,做好農村產業扶貧。
國家加大給予在農村養老人群的補貼,提供經濟激勵,鼓勵養老分流,減少城市公共資源負擔。
金李說,通過結合“回村養老”和“發展康養產業,提供城市居民養老解決方案”的方式,做大鄉村養老產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也更好吸引部分農村年輕人回鄉務工,既解決農村非農就業機會問題,又使得本地甚至外地城市老年人可以在當地農村實現較高物質生活和人工服務水平的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