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的CMF宏觀經濟10月數據分析會在線成功召開。
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席主席楊瑞龍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于春海作主題報告發布。
本月的報告主題是內需逐步企穩的中國宏觀經濟。報告顯示,本月相關數據從經濟總體的GDP可以看到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經濟復蘇動能轉強比較明顯。 ? ?
供給側方面,服務業復蘇恢復尤為明顯,前三季度看到服務業累計增長6%,其增速比二產高1.6%,比整體經濟高0.8%。
供給側服務業表現比較好,但整個工業生產層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9月份達到4.5%,兩年平均5.4%,比8月份有所提高,同時環比依然在增長,保持了相對較好向上恢復的勢頭。但是能夠看到無論是工業還是制造業增速比GDP增速明顯要低,和服務業進行對比,服務業更多迎來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層面的需求,所以在國內消費特別是服務業消費恢復增長的情況下拉動作用比較強。但是制造業相對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口,一方面國內消費層面制造業或有形產品消費的恢復增長并沒有那么快,同時出口低迷,對制造業形成的拖累比較明顯。
從工業企業利潤情況看,前七個月工業企業利潤一直收縮下滑,8月份當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上升,環比增長達到了25%左右。當然在這背后可能有一些量價方面連續的變化,都帶來了工業利潤的由降轉升。同時看到在工業部門中,整個工業企業改善面有所擴大。
從景氣指數看,服務業恢復較為強勁,工業部門和制造業呈現改善跡象。從一些景氣狀況看,制造業的PMI重新回到擴張區域,在9月份達到了50.2%,這是在連續4個月之后首次轉到擴張區域。在這當中無論是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還是出口指數都有所改善。在出口訂單指數方面雖然回升比較明顯,但目前依然在收縮的區域。如果分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景氣指數持續處于擴張區域,中小企業景氣雖然回升,但還是在收縮區間。
在需求側,能夠看到促消費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情況是非常明顯的。從前三個季度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前三個季度是83.2%,三季度當季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達到94.8%,這是非常高的情況。這反映了過去一段時間消費動能持續轉強。
需求側投資情況看,固定投資整體依然低迷,1-9月,雖然有所改善,但發現累計增速只有3.1%,當月同比增速2.4%,在這背后制造業投資當然起到支撐作用,很重要的還有一個基建投資,基建投資增速目前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當然在預期未來可能還能提供較高的支撐力,但另一方面固定投資依賴于基建投資起到很大作用,對應的是民間固定投資依然沒有恢復增長。
需求側的外貿方面來看,7月份以來對外貿易進出口同比降幅雖然在收窄,但下行壓力一定程度上開始減弱。從數據看一直到9月份出口同比下降6.2%,進口同比下降6.3%,依然是負增長,下降速度比較快,整個外需下行壓力依然比較大。
相關稿件